我在圣丹斯看了五星好片和可耻的抄袭电影
2022年圣丹斯电影节原定于1月20日至30日在美国帕克城举办,并同时安排线上场次;
但由于奥密克戎的扩散,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继续改为全线上进行。
今年我一共选择了17部电影,其中美国剧情片竞赛单元10部,纪录片竞赛单元2部,首映单元4部,Next单元1部,由于圣丹斯排片主要集中于21-27日,总体来说时间比较紧凑,最多的一天在24小时内连续看了6部。
个人选片标准主要是剧情片单元优先全选——大部分入围剧情片单元的电影几乎都是新导演的首部长片,并且圣丹斯入选竞赛的片相对更少考虑导演曾经的声望,如今许多声望卓著的导演在事业起步期便与圣丹斯做了双向选择,每年圣丹斯的剧情片评审团大奖也会在其中产生;
其次是前期媒体口碑较好以及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首映单元同样将在今年柏林角逐金熊的《珍妮热线》、去年戛纳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的《杨之后》等。
以下这篇就是我2022年圣丹斯的观影日记(日期按北京时间),不会涉及过多剧透内容,大家可以放心阅读。最后希望圣丹斯电影节越办越好,独立精神,生生不息。
1月23日
首映单元 | 评分:8.5/10
《当你拯救完世界》
When You Finish Saving The World
圣丹斯的第一个五星献给杰西·艾森伯格转型导演的第一部长片。
《当你拯救完世界》是左翼家长及其子女等待已久的(自我)教育电影,当成长的烦恼、家庭琐事和你永远无法跟上脚步的政治世界相遇,一些无法自觉的控制欲和自作聪明的无知破坏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而受教于80年代家庭题材电影的镜头和构图温柔地告诉观众,这种破坏并非不可挽回。
配乐师埃米尔·莫塞利的创作依然富于实验性,布景亦可见剧组对新生代文化左翼的考察之细心(比如“I Exist”跨性别骄傲旗),朱丽安·摩尔锁定明年影后提名,平稳开局的A24注定又将迎来丰收的一年。
剧情片竞赛| 评分:7/10
《救急》
Emergency
改编自同名短片,目前剧情片竞赛媒体评分最高的一部,不过“white inside”的黑人精英是如何具身地与种族主义相遇并拥抱黑人性(blackness)似乎已经并不新鲜。
《救急》的无效在于它本可以却在犹疑中放弃了对种族主义的情感后果加以更激进的拷问——不耐烦听完被他所救的白人姐妹道歉的Kunle,在房间中依然与自己爱慕的白人女孩谈笑甚欢,但真正的问题在于,那些将自己的危机暴力地转嫁于黑人的人可以是任何人,区别只在于是否与之熟识。
在亲身经历种族化的警察暴力之后,“不关我们的事”成了少数族裔聊以自保的消极手段,如果不寄希望于这个时代的电影创作应当试图给出可行的方案的话,这个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故事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民主衰退、公民社会萎缩的沮丧现实的途径。
1月24日
剧情片竞赛 | 评分:5/10
《监视者》
The Watcher
我都不知道每隔几年出现一部戏仿《后窗》的电影除了给氛围组(摄影+音效部)发工资外还有其他什么意义,除了强调语言不通的跨国性可能成为恐惧症和忽视的导火索之外——这还得归功于圣丹斯的英文字幕一遇到人物开始说罗马尼亚语就变成“People talking in Romanian”(角色在用罗马尼亚语交谈)以至于三分之一的对话我都和女主一样懵圈,心理惊悚片的电影语言和类型叙事均谨小慎微地遵循国际惯例。
最后的两声枪响似乎是导演给观众的信息:抱歉拖延了这么久,大家可以醒醒了。
首映单元 | 评分:8/10
《珍妮热线》
Call Jane
圣丹斯今年有两部关于在罗伊诉韦德(编辑注:Roe v. Wade是美国妇女权益法律历史上的重大案例,因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去世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案前为全美怀孕者提供堕胎服务的地下组织Jane Collective的电影,在如今的政治气候下不能更及时。
选取生活于保守社区的家庭主妇的视角,从开头对左翼社运的有意疏离,到自己明明面临生命危险却依然不被(由男性医生组成的“委员会”)允许堕胎而找到Janes,再到成为堕胎“医生”Jane本身,或可视为某种对年轻一辈(相对于60年代来说)pro-life女性的有力反制。
《卡罗尔》编剧菲丽丝·奈吉转型执导,将剧本交给两名医疗题材剧集的编剧撰写,丝毫不影响叙事节奏和群戏发挥。即使在圣丹斯和柏林没有斩获,也将是下半年的话题之作。
剧情片竞赛 | 评分:7.5/10
《大师》
Master
“这不是鬼魂,不是超自然,这是美国,它无处不在。” 在改写历史的《逃出绝命镇》上映五年后,已经有那么多有创意和行动力的黑人恐怖电影创作者走得更远,融合心理惊悚、社会批判和超自然恐怖的《大师》继续为被种族主义的幽灵缠绕的土地驱魔,尽管它近乎冷酷地以失败告终。
与乔丹·皮尔对寓言化阴谋叙事的偏好不同,新人导演Mariama Diallo更乐于重新发现日常生活的恐怖,将故事设定在一个只有个位数黑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大学再合适不过。
说唱音乐的使用相当巧妙,大一新生Jasmine在派对上听到说唱时的躲闪生动地展示种族不平等的社会中文化侵占(culture appropriation)的运作机制。
当然,相比于皮尔对黑人新中产紧追不舍的批判和自反,这部电影的受众更应该是“不理解”BLM为何对推倒奴隶主的雕塑、移除殖民者的画像有如此执念的人。
首映单元 | 评分:9/10
《杨之后》
After Yang
温柔而哀伤,《在哥伦布》韩裔导演郭共达的第二部长片相较于前作的极简主义采取了相对更商业化的尝试。消除了大部分环境音,人物的对话宛如耳边呓语,配以舒缓的钢琴曲,《杨之后》是一场宁静的未来灵修之旅。
区别于大多数人工智能电影,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灵感和想象的《杨之后》探索了失去和主体性的价值,“我不知道你们人类为何把‘不够像人类’当作一件值得悲伤的事”,在杨终究无法被“修复”之后,一家三口分别造访他记忆的星丛,意识到人类-克隆人-文化/智能人之间的界限失去了所有意义。如果未来是这样的未来,我们都应该坦然拥抱它。
剧情片竞赛 | 评分:7/10
《892》
改编自真实事件,《892》讲述了退伍老兵Brian Easley因迟迟无法从海军署拿到892美元而抢劫银行的故事(虽然但是,我都不知道大洋彼岸的某国能拍多少部这样的片了....)。
宣布息影的Michael K. Williams也算完美收官,最精彩的当然还是男主John Boyega的表演,难掩的谦逊、强装的凶悍和对悲伤的爱意最终通往了对视底层如草芥的官僚体制的悲愤控诉。
同为注重氛围营造的thriller,《892》比同赛道的《监视者》做得更好,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曾为《逃出绝命镇》和《我们》配乐的Michael Abels的稳定发挥。
和已经无法为自己辩护的Brian一样,这部直指新自由主义之残酷面目的电影也注定被低估。
1月25日
剧情片竞赛 | 评分:4.5/10
《二重身》
Dual
低配版黑镜+试图模仿欧格斯·兰斯莫斯结果功力不够,设定相似的《天鹅挽歌》至少对将死之人克隆自己以陪伴家人的伦理困境进行了辩证思考,走黑色喜剧路线的《二重身》几乎无法明确自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也不屑于考虑科幻得以成立的基本边界。
尽管剧本和导演都薄弱,但表演还是值得肯定,女主如果不是全程呆滞脸的话有成为第二个Amy Adams的潜质。
剧情片竞赛 | 评分:6/10
《保姆》
Nanny
当非洲性、黑人性和移民性相遇,甚至不需要借助民俗学和神秘主义的不详预言,异国空间和白人特权已经足以压断母职承担者最后一根神经。
尽管节奏时常混乱且过度依赖于角色,《保姆》依然惊心动魄地揭露了美国梦的谎言,那些“不属于这里”的人是如何在不间断的劳作和被忽视中陷入绝望和恐惧无法自拔。
有好几个段落对升格镜头和回声音效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导演拍科幻片会更适合。
Next单元 | 评分:7.5/10
《重构艾格尼丝》
Framing Agnes
谁是艾格尼丝?一个骗子,一个轻而易举忽悠医生的访客,一个嘲弄顺性别/性别二元世界的trans badass。
《重构艾格尼丝》邀请了六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跨性别者,扮演曾在60年代的UCLA接受社会学家加芬克尔性别健康研究的跨性别访客,通过代入(扮演者谈论Ta们对史料记录的访客的看法)、切换(画幅和黑白-彩色)和旁观(导演及两位跨性别研究学术明星的在场)来重新思考交叉性、可见度和跨性别生存的关系;
既非纪录片,也非伪纪录片,而是两者皆是或两者皆非,就和许多栖居于性别化世界的跨性别者对自身、对跨性别身份历史的认识一样。
作为首次公开的史料有其价值,但作为本身有触及更多观众(相比于文本)意图和倾向的电影,则与其最后对可见政治的反思构成了背反。
1月26日
剧情片竞赛 | 评分:0/10
《爱丽丝》
Alice
全程WTF,除了投机取巧地把种植园外的时空从现代置换为民权运动时期,创意和叙事结构基本完全照搬去年上映的电影《内战前》,且简介和Q&A中没有任何澄清,我无法理解为何这样一部可耻的抄袭/洗稿电影会入选圣丹斯,剧情片单元唯一一部烂番茄评级“rotten”、评分不及格纯属活该。
剧情片竞赛 | 评分:4/10
《恰恰丝滑》
Cha Cha Real Smooth
Cha Cha real straight (and white and middle class)……花两小时看完它你会发现你把两小时浪费在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白人情爱琐事上。
首映单元 | 评分:9.5/10
《上帝的国度》
God’s Country
本届最佳,预祝一路保送。在属于白人的社区,一个经历失去的有色女人是如何没能完成自我拯救,仅仅七天内,她未能化解的忧郁和暴怒(rage而非anger)在数次延宕后被推向极限。
无与伦比的坦迪·牛顿饰演一名已经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对自己所应得的尊重远未被兑现的不安早已生根,直到与闯入的猎人(野蛮的白人统治者)屡次交涉无果、自己的学生被性骚扰却无法甚至不愿声张,《上帝的国度》不知道能让多少人应激创伤综合征发作,每一幕都太有共鸣。
符号使用和镜头语言也登峰造极,不敢相信竟是导演的首部长片。可以有另一种结局但导演和观众显然都不想继续那样做,cus it’s time to slash some white men’s throats.
1月27日
剧情片竞赛 | 评分:3/10
《血》
Blood
很难有耐心看完。中远景的观察视点使角色及其所处空间的关系陷入混乱,不知所云的意识流段落更像是编剧和导演自己的神游,《血》生动地展示了犹豫的镜头和没有历史的人物是如何造就一部让人分心的电影。
剧情片竞赛| 评分:4/10
《棕榈树与输电线》
Palm Trees and Power Lines
不是完全没意义,但就没有太大必要拍成长片,而且总体而言过时,结尾也仓促。一个青少年结识老男人最终被卷入未成年性交易的故事,充满了对所谓“失足少女”的刻板想象——早熟,成长于单亲(母亲)家庭,与朋友疏离,陷入利用性的关系后仍执迷不悟。
即使不考虑现实中究竟哪些人更有可能经历这样的欺骗和操纵,急于作出种种归因的《棕榈树与输电线》除了不断向它早已为观众准备好的答案前进之外,也回避了更有关也更急迫的问题,只能说有太多底层性工作者的故事比“失足少女”的色情展览(好几个段落显然是色情片的拍法,让人非常疑惑)更有价值。
题外话,NEON最近几部电影海报的标志性也太强了点,锐化人脸大特写快成公司招牌了。
纪录片竞赛 | 评分:7.5/10
《无名姐妹》
The Janes
可作为《珍妮热线》的史料补充,纪录片采访了数位如今已年逾古稀的“Janes”,回顾Jane Collective背后那些智慧勇敢的普通女性,兼顾其与民权运动、反越战和黑人激进主义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的交集和分离。
就纪录片本身的拍摄而言,限于Janes所从事的工作在彼时的非法和地下性,除了核心成员被捕的入狱照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少直接相关的影像材料,因此只能借用街景和人像录影来保证访谈段落之间的连贯。
有几段访谈让人印象深刻,“直到我在案宗上按下我的指纹时,我才真切感到男性正在施展他们的权力”——对于从事堕胎乃至亲身经历堕胎的人而言,她们与权力的相遇总是具身的,她们的疼痛是身体的同时也是政治性的疼痛。
最辛酸的莫过于Janes曾乐观地以为她们所做的工作已经是过去时,但糟糕的现实已经否认了这一点。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本届圣丹斯。
就题材而言,恐怖/惊悚类型片占比相对较大,女性、LGBT+、少数族裔和移民题材依旧强势。
分单元来看——
美国剧情片单元整体绵软,没有出现前几年诸如《健听女孩》《米纳里》等在后半年颁奖季可能有强劲表现的片。
/ 《健听女孩》《米纳里》海报
首映单元则多有惊喜,杰西·艾森伯格转型导演的首部长片《当你拯救完世界》表现出色;
从入围戛纳后来到圣丹斯的《杨之后》到同时圣丹斯和柏林金熊的《珍妮热线》,凭借前作曾在业界奠定声誉的两位导演再度实现突破;
同为长片首作却没有入围剧情片竞赛的《上帝的国度》媒体观众口碑双收,或将是从圣丹斯起步的年度佳作。
/ 《上帝的国度》剧照
纪录片竞赛单元则延续了入选圣丹斯作品的一贯高质量,题材、摄制和跨类型实践均令人瞩目。
除了作为学院派导演的成人礼和投资方猎头较量的平台之外,圣丹斯对于全球的影迷尤其是北美的观众来说有着特别的仪式性意义,在年初便提前推出大量(也许并不急于定档的)新片,圣丹斯的成功和顺利举办也意味着新年电影市场的生机。
尽管因为疫情又一年只能在线上举办,却也给了全球更多观众线上观影的机会,我们仍不能确定明年的圣丹斯是否会恢复帕克城的线下放映,无论如何,无论以何种方式,让我们在2022年继续一起享受电影吧。
/THE END
《月光骑士》导演和柏林电影节新片,我在这里提前看了
74个爱电影的人和TA们的2021私选片单
不是爱情故事
它比伍德斯托克寂寞
甜蜜,辛辣,浪漫,阿莫多瓦首部英语长片会是什么样?
为《爱情神话》吵架,不一定是件坏事